▎基本信息

职称:教授
人才称号:
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 (2025,广东省人民政府)
苏州市东吴科技领军人才 (2024,苏州市吴中政府)
国家级海域论证专家 (2023,国家自然资源部)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 (2022,中共厦门市委)
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 (2021,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020,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高层次紧缺人才(2019,中共福建省委)
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 (2014,国家科学技术部)
电子邮箱:54719695@qq.com
办公地址:船舶楼516B
▎研究方向
海洋流体力学及其工程应用
海洋动力、海洋水文
海上风电与海上光伏
海洋能与海洋牧场
▎学术兼职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特聘社史研究员
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科创专委会副秘书长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广东造船》期刊编委
▎招生专业
博士生:学术型博士
硕士生:学术型/专业型硕士
▎教育与工作经历
教育经历
1995年09月-1999年06月:石家庄铁道大学 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攻读工学学士学位
2000年09月-2003年06月:大连理工大学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攻读工学硕士学位
2003年09月-2006年0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 物理海洋学专业攻读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9年07月-2000年06月: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 担任工程师
2006年07月-2019年09月:华南理工大学 担任教师
2019年10月-2022年11月:集美大学 担任教师
2022年12月-至今:广州航海学院/广州交通大学(筹) 担任教师
1999年10月-2000年06月:中铁建大桥局 技术科科长
2012年11月-2019年09月:华南理工大学 系副主任、实验室主任
2019年10月-2022年11月:集美大学 学科带头人、系主任、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5年05月-至今:广州航海学院 海上风电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海洋装备工程学院副院长
▎教学与科研情况
教学
2006年-2025年:讲授研究生课程《海洋可再生能源》、《计算流体力学》
2006年-2025年:讲授本科生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波浪理论》、《海岸动力学》、《海洋工程环境》、《海洋工程基础》、《海洋工程水动力模型实验技术》、《水运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海洋装备导论》、《海工装备前沿》
科研成果
目前已在《Ocean Engineering》、《China Ocean Engineering》、《Journal of Hydrodynamics》和《太阳能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十项、实用新型专利六项、省部级奖励七项。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部委重点项目、广东省基金项目、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项目、广东省能源局重点工程项目及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项目等纵向课题二十余项
成果转化
承担企业委托横向课题四十余项,撰写工程报告一百五十余部,编写工程规范一部,三项集成技术成果获得产业化推广。研究成果在港珠澳大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国家波浪能发电场示范工程、三峡“引领号”海上浮式风机、海装“扶摇号”海上浮式风机、省发改委兆瓦级海上光伏示范工程、琼州海峡大桥(预研)、中海油伊朗北帕斯油气海港工程、宝钢湛江钢铁码头工程、汕尾现代化海洋牧场等跨海桥隧、海港码头、海洋油气、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波浪发电和海洋牧场等数十项国家和地区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
▎参政议政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年度优秀提案、优秀学员和优秀个人;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统战工作年度优秀案例
▎其他
极端海洋环境和海上风电创新研究团队长期招收相关博士毕业生加盟开展博士后(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工作,招收攻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和辽宁科技大学联合培养),招收本科生组建竞赛团队(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航行器设计大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